“阳康”后还会再次感染吗******
社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阳康”后再次感染的概率高吗?如何防护?“复阳”与再次感染有何不同?
1月9日,河南省疾控中心主任郝义彬说,相较于此前的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都有所增强,但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阳康”后3—6个月内发生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的概率比较低。同时,去年12月份以来我省开展的本土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BA.5.2分支占94.5%,BF.7分支占4.4%,BA.5.2.20分支占1.1%,我省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2为优势毒株,暂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所以短期内再次感染同一变异株的可能性较小。
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郑大一附院副院长张国俊介绍,新冠病毒感染有十大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一旦出现这十个表现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做抗原检测或者核酸检测显示阳性就可以确定感染新冠病毒了。
“复阳”与二次感染有什么区别?“这是两个概念。”张国俊说,当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的情况即是复阳,复阳患者的CT值一般大于35,多认为是体内病毒的一些片段,没有传染性,也没有致病力。从复阳发生率来看,既往原始毒株有5%到15%的复阳率,目前奥密克戎毒株的复阳率总体并没有增加。
二次感染则是康复后的患者在一定时间跨度后,再次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核酸检测CT值一般小于35,可能是因为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造成了二次感染。据介绍,奥密克戎的二次感染率是早期毒株alpha的5倍,达到了3.31%。
如何预防二次感染?
郝义彬认为,预防再次感染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勤通风、接种疫苗等;老年人和儿童康复后,要尽量减少聚集、保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膳食加强营养;“阳康”6个月后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以强化免疫屏障等。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特刊:乌镇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
智能化时代,数据和算法在全面赋能科技创新的同时,给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层出不穷的颠覆性改变,引发诸多前所未有的价值冲突与伦理抉择。为了让科技真正成为负责任、可信任和有温度的向善力量,让人们更好地拥抱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交融的数字化未来,亟待我们融合科技与人文的未来视野,展开跨学科、跨领域和跨文化对话,从而激发起每个人对科技未来的想象,共同思考和探寻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价值基础和伦理依循。
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
当前世界变革持续深入、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在推进全球网络空间良性治理方面持续贡献,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成为全球共商网络空间治理重大解决方案的新型平台。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企业、互联网社群主要成员、跨国非政府组织个人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上仍需进行深度思考,在网络空间规则制定、数字经济发展、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等诸多领域,仍需进行思想碰撞和方案提炼,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持久性的贡献。
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
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核心驱动。数字技术让生产、生活效率大幅提高,也导致勒索攻击、供应链攻击、数据窃取等安全事件频发,放大了网络安全风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底板工程,哪里有数字化、信息化,哪里就需要网络安全。构建数字化时代的网络安全底板,亟须借助更多专业力量,共同构建网络安全生态体系,打造网络安全能力体系。
(光明日报记者卢璐、王美莹、张晓华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09日 09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